建筑项目施工周期紧张,材料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项目进度。这家企业构建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,从原料储备、生产调度到物流配送,全方位保障材料按时、足量供应,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。
在原料储备方面,企业建立大型原料仓库,针对水泥、砂石等常用原料,保持 30 天以上的安全库存。同时与供应商签订应急供应协议,约定在原料短缺时,供应商需在 48 小时内优先供货,确保生产不受原料短缺影响。例如在 2023 年水泥价格大幅上涨、供应紧张期间,企业凭借充足的库存与应急供应机制,不仅未中断生产,还保持了产品价格的稳定,为长期合作客户避免了成本上涨风险。
生产调度上,企业采用智能生产管理系统,实时监控订单量、生产进度、设备状态。接到大额订单或紧急订单时,系统可自动调整生产计划,合理分配生产线资源。某大型房地产项目急需 5000 立方米混凝土,要求 7 天内完成供应。企业通过系统调度,开启三条生产线同时运行,优化人员排班,24 小时不间断生产,最终提前 1 天完成供应,保障了项目主体结构的顺利浇筑。
物流配送环节,企业拥有自有运输车队,并与多家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,形成覆盖全市及周边地区的配送网络。根据材料类型与运输距离,制定差异化配送方案:混凝土等时效性强的材料,采用自有罐车运输,配备 GPS 定位系统,实时跟踪运输位置,确保 2 小时内送达施工现场;防水卷材、保温板等耐储存材料,根据施工进度分批次配送,减少客户现场仓储压力。同时制定应急预案,遇到恶劣天气或交通拥堵时,及时调整运输路线,确保材料按时到场。